企业时报网 > 理财

平安资管张剑颖:资管行业迎新风口“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2022-05-16 12:34 来源:企业时报网   阅读量:6390   

打印 放大 缩小
平安资管张剑颖:资管行业迎新风口“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大资管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一场激烈精彩的战役即将上演,足以载入中国金融业史册。

激烈,原本固若金汤的资管市场被新的规则和机遇搅得天翻地覆,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人同台竞技,轮番登场;奇妙的是,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资产管理产品和合作模式将会诞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长期资金管理能力、长期绝对收益收割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被视为极具竞争力的竞争对手。拥有20余年资产管理行业从业经验、荣获“2021上海领军金牌人才”的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建英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揭秘大资管时代平安资管的变与不变。

长期做正确的事!

截至2021年末,平安资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万亿元,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100亿元,组合产品业务规模超过3500亿元——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在所有品类产品线中均领先行业。作为业内第一家主动走出买方舒适区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早在资管新规生效之前,就已经积极参与大资管市场的竞争和赛跑。

在回顾公司与上交所的历史时,张建英感慨道:“平安集团的精神之一就是始终敢于参与市场竞争,以企业家的心态在市场中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所以平安资管从来不满足于‘打理集团内部资产丰衣足食’的日子。而是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探索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并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从买方到卖方的转变,是检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注脚,也是快速提升各项能力的利器。见证了公司市场化转型,在国内外率先打造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体系的张建英对此深有感触。“我们一直认为,在服务保险资金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外部客户,管理好市场化的资金,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各类保险资金,在获得更好回报的同时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尊重。”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这是平安资管在同行心中的鲜明标签。在张建英看来,支撑公司不断前进的底层逻辑是“长期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的初心,即以客户为中心,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从长远来看,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审慎合规经营是核心,是命脉。“资管新政出台前几年,资管行业出现了一些泡沫,我们没有被当时的氛围冲昏头脑。即使净值业务的发展并不容易,我们仍然坚持合规经营。当大家都在做‘轻松生意’的时候,我们顶住压力,静下心来打造专业的资产管理产品线和投资能力。”她坦言。

不走弯路,是最大的捷径。张建英表示,在过去很多年里,平安资管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兼营业务,也没有为了短期业绩而急于规模。从一开始就布局了需要长期积累的净值型产品,哪怕再难。正是这种坚持,自去年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以来,平安资管平稳过渡,稳步前进,积极拥抱资管行业新格局。

“保险资管产品业务发展一直稳健。资管新规出台后,行业整顿压力不大,这是各方公认的。一方面,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展已经比较规范,监管制度也比较严格;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很大比例是保险资金,保险资金的特性决定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发展非常稳健审慎,有自己的特色标签。”张建英说。

目前,组合资产管理产品、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共同构成了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主要类型。其中,组合资产管理产品主要是投资于公开市场的相关品种,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银行存款等。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源出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目的是为保险资金寻找出路,通过长期投资为保险资金获取稳定收益,为实体企业连接长期资金。因此,在张建英看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首先应该立足于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中长期投资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她也认为,随着大资产管理格局的建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也是保险资产管理传统能力和优势输出的重要载体。“与其他类型的资产管理机构相比,保险资产管理有其独特的能力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长期资金管理能力、长期绝对收益获取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通过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努力拓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打造多元化产品,更好地服务各类投资者。”她说。

塑料,竞争产品!

“长期做正确的事”,为平安资管之后的持续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从买家到卖家的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想法。另一个前提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有自己的资产管理产品和投资服务,否则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将是纸上谈兵。

产品化和服务化势在必行的趋势也让张建英深有同感。“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是检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市场化程度的‘试金石’。他们最考验管理能力和市场化程度,最需要时间去建立长期的业绩和口碑。然而,它们是资产管理机构最有价值的业务。值得深挖。”

从现状来看,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在保险资金占比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近两年增速非常明显,未来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将是参与大资管竞争的利器。细看结构,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新增组合资产管理产品规模高速增长,前五名占比50%,头部集聚效应突出,其中来自外部资金的产品投资者占比持续提升。

有竞争力的产品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基于这种洞察和长期规划,本次保险资管行业的“深度收费”瞄准了资管新规下的诸多机会。

“截至2021年末,平安资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100亿元,组合产品业务规模超过3500亿元。”张建英透露,未来公司将与时俱进,布局三大产品发展方向,即积极承接银行理财投资需求、积累理财业务、预期储备和养老管理业务。

张建英透露,该公司自2009年以来一直为银行理财产品提供相关服务。近年来,与市场上大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多方位的投资管理服务和能力输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合作空间,丰富合作模式。“在服务机构客户的同时,我们也非常看好中国未来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机会。在这方面,公司已经在积极准备。未来在成熟的前提下,我们会通过与各种理财渠道的合作,择机推出相关业务。”

在具体产品定位上,她表示,将根据保险资产管理的特点和长期优势,进一步推出有特色的固定收益产品线,以“固定收益+”产品和FOF细分产品线为主要抓手。同时,公司还将在一些特色细分领域加强产品策略,逐步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平安资产管理产品线。

构建共赢生态!

大资管时代,布局宜早不宜迟。目前,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内部达成的共识是,在监管部门鼓励大力发展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情况下,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养老理财业务将成为大资产管理时代的“新出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10亿人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终于出炉。在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张建英坚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符合老百姓养老投资需求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以养老为目标的理财基金将会催生多重资产管理需求。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坦言,在能力上,平安资管在长期投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产配置能力、长期资金管理能力和绝对收益获取能力。从经验来看,平安资管在过去十年的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资产管理产品线。大部分产品都具有养老基金投资的特点,并具有优秀的历史业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参考国际经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应该是养老基金的主流管理机构之一,具备提供差异化投资能力和养老目标产品的能力。

张建英透露,平安资管在投资策略和投资能力上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政策允许的框架下,我们希望未来有机会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建设,贡献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能力和经验。目前公司产品线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投资策略和产品,非常适合养老目标的投资需求。未来,我们可以视情况为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和财富管理客户复制这些成熟成功的策略和产品线。”

“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绝对收益投资能力与社保基金、地方养老金、年金、第三支柱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需求高度匹配。我们也希望有机会与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合作,推动养老基金配置到更多符合养老目标特点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中。”她说。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资管行业边界逐渐模糊,行业壁垒逐渐打破,牌照优势逐渐下降,能力较量接手。可以预见,未来各类资产管理主体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然而,在张建英看来,引入一个竞争和合作的市场会更有效率。“养老金市场足够大,可以完全容纳目前所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直接参与。目前不是零和游戏市场,而是一个充满共赢机会的市场。现在还远不是‘分蛋糕’的时候。更多的是大家一起努力,找出如何把‘蛋糕’做大。”

据了解,平安资管计划重点打造“产品工厂”,服务保险主业,对外输出能力。目标是成为中长期投资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和资产管理行业的生态伙伴。

有时候,在平安集团强大的保险主业和强大的综合金融协同的支持下,平安资管凭借“设难村,出丑”的精神,夯实创新基础,在大资管时代扬帆起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

责任编辑:子墨